党的中央报刊发展演变过程:
1922年9月至49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发展/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历史沿革 1、 《向导》周报,1922.9——1927.7,上海 2、 《红旗》 1928.11——1930.8,上海 3、 《红旗日报》 1930.8——1931.3 上海( 《上海报》合并) 4、 《红旗周报》 1931.3——1934.3 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红旗日报》改名) 5、 《红色中华》 1931.12——1937.1(1933年2月第50期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35年11月复 刊) 6、 《红星》 1931.12——1935.8(1934.10长征,由于《红色中华》停刊,代为中共中央机 关报) 7、 《新中华报》 1937.1——1941.5(1939年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由《红色中华》改名) 1937年9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机关报。1938年12月停刊, 1939年2月《新中华报》 (刷新版)创刊,期号: “刷新第一号” ,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8、 《解放日报》 1941.5——1947.3 +《今日新闻》 9、 《人民日报》 1948.6——至今 1948年.6月, 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在平山县创办,为代中共中央报。由1940年创办的《晋 察冀日报》和1946年5月创办的《人民日报》合并后重新编号出版的。1949年3月迁北平,8 月1日由代中央机关报转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工人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五四时期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 、 《劳动者》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 报刊,这些刊物,被工人看做自己的“喉舌” ,工人解放的“明星” 。这批刊物把宣传马列主 义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中共成立后,以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工人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从1921年下半 年到1923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陆续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著名的上 海《劳动周刊》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报, 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 北京《工 人周刊》 工人报刊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介绍马列主义,反映工人和工会的活动,号召工人团 结起来,进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在1921——1923第一次罢工运动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 织作用。1923年“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工人报刊多数被迫停刊。 三、1国共合作后,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工人报刊经过一年左右的沉寂,在1924 年春开始复兴。新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如广州的《工人之路特号》等。一些被迫停刊的工 人报刊也陆续恢复出版,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 。 2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中共转入地下,秘密出版《上海报》 (1929) “上海工人阶级自己唯 一的报” 《苏区工人》1932瑞金 四、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工人》1940,延安,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在为它写的《<中国工人> 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工人》应该成为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 建国后,1949年《工人日报》北京创刊,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报 共青团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中共诞生初期 在中共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准备建党的同时,开展了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陆续建立团组织。有些地方团组织办起了面向青年群众的报刊,这就 是中国最早的团刊。其中有四川成都团组织于1921年1月创办的《先驱》半月刊,广东团组 织1922年3月创办的《青年周刊》等。 在首批团刊中, 《先驱》是出版时间最长,也是惟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现在北京 出版,由于北洋军阀的查禁,迁上海出版,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机关刊 物。1922年5月,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1923年8月,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在上海创刊。 二、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团的报刊网络形成了。 1、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中国青年》很快成为全国青年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刊物 2、十年内战时期: 《青年实话》 ,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永丰,瑞金; 在国统区,团中央创办了《无产青年》 (1927.10——1928.10)后改为《列宁青年》 三、抗日战争: 《中国青年》1939.延安,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 四、解放后,1951年,北京, 《中国青年报》团中央机关报 简述清末民初我国通讯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情况 P139、P162 我国的通讯社事业和近代报业一样,首先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办的通讯社开始的。1872年,英 国路透社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通讯社。 在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中, 1904年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了中兴通讯社, 是国人办 的第一家通讯社,主要向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发新闻稿。 民国成立后,新闻通讯事业真正发展起来,中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介,改变了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1911——1912,四家) 。1913年至1918年间,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余家。 这些通讯社一般规模都不大, 有的只有一两个访员, 用复写或油印方式向有限的几家报刊撰 稿。在经济上,大多靠官僚政客和资本家的津贴来维持,也有个别是自由撰稿人独立办的。 邵飘萍1915东京通讯社和1916年北京新闻编译社最为成功, 前者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 讯, “二十一条” ;后者以消息迅捷而闻名,每晚发稿一次,内容有本社采写的消息和翻译的 外电两部分,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 新闻来源主要是靠剪报和译报, 自采的新闻很少, 质量不高, 发行量少, 几份到几十份不等。 补充: 1、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技术条件、需求、外国通讯社的影响 2、清末:1904年比利时远东通讯社,王幕陶创办 1911年广州展民通讯社,杨实公创办 3、1广州:公民通讯社 1912 2上海:民国第一通讯社、上海通讯社 3武汉:湖北通讯社 4长沙:湖南通讯社 1912 5北京:北京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 1920 1920年7月由共产国际组合中共上海发起组在上海创办, 简称中俄社, 1921年5月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杰。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沟 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 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 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共产国际的精神, 翻译俄文资料, 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中共 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的领导机构之一。 《新青年》 、 《民国日报》上海都采用了 中俄社的稿件。 中共成立后,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 以华俄社名义发稿, 1925年停止工作。 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总社 设有广告部,北京分社设有英文部, 向外国报纸提供英文稿。1924年创办《国闻周报》 。1926 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实际上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国闻通 讯社至1936年停办; 《国闻周报》出至1937年停刊。 申时电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的总经理张竹平联络《申报》 、 《时事新报》两报 部分编辑, 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 发给一些报纸采用, 这种办法受到欢迎, 采用者增多,于是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公告协 议,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在北京、天津、汉口、香港等地设有分社, 1937 年上海沦陷时停办。 红中社,1931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1931年在瑞金成立,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机关通讯社。广播呼号为 CSR,每日发稿一二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 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 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 ,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 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山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改名为“新 华社” 。由于缺乏物资条件和人员,没有组建一个独立的通讯社,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 主,兼作些通讯业务,实行报、社合一的形式。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 1937年,为团结抗日计,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华通讯社。 抗战爆发后, 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 每天的发稿量也由原来的一两千字增加到四五千字。 在抄收电讯方面,新华社编辑部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议程中文,编程《每日电讯》参考资料, 供中央领导以及各机关参阅。1938年, 《每日电讯》改名为《今日新闻》 , 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同属中共 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社改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社 长先后由向仲华、博古、廖承志任社长。 除总社不断扩大外, 新华社还自1939年起开始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 逐步形 成了以一个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至抗战胜利之时,新华社除总社外,在各个 抗日根据地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总社人员由几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成立, 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 供,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向国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共的各项政策与主张。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简要说明下面这条短消息是否缺少新闻背景?缺少什么样的背景?这条短消息缺少新闻背景,即这种光化学烟雾是否在别的城市、国家出现过,是如何得到治理的,对人们造成了怎样的伤害等。附材料:南宁出现“光化学烟雾”专家呼吁治理机动车尾气刻不容缓本报南宁专讯27日上午11时左右,在南宁市的朝阳路、新民路、兴宁路、民族大道等主要街道,人们感到眼睛刺痛、喉咙发痒、气味难闻。抬头看天,只见一层淡蓝色的烟雾在空中弥漫……环保人士惊呼:“这是光化学烟雾!”据自治区和南宁市两级环保科研部门的专家介绍,前天的南宁市内,气温高、湿度低且阳光灿烂,这为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早上,许多市民上班时就感觉到天空中雾气腾腾,到11时左右达到高峰,不少人流泪、咳嗽。这层蓝色的烟雾直下午3时左右才慢慢消失。有资料表明,南宁市的机动车有近30万辆,其中摩托车就有20多万辆,而一辆两冲程摩托车的污染量是轿车的4倍。由于南宁市机动车的尾气污染至今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因此,造成的危害也就越来越严重了。时至今日,发生这样的光化学烟雾也就不奇怪了。专家们呼吁:南宁市的机动车尾气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2000-03-09见报)
判断题 “编辑”的现代含义:7108(1)编辑行为(2)编辑工作(3)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4)一种社会活动(5)一种社会职业(6)一种技术职称
判断题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判断题 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判断题 简述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人物通讯要用丰富的事实材料展现人物的事迹与思想内涵。(1)突出新意,反映时代精神,通讯的主题要新、要突出、通讯所反映的人物事迹和思想要新。(2)运用多种手法,再现人物形象,包括再现人物的行动、语言、环境、细节描写以及恰到好处的议论。(3)准确反映人物与党与群众的关系。
判断题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最杰的代表之一,他不愿服从父母的意志去当律师,而是立志要做“法国文坛上的拿破仑”。雨果在他的葬礼上致词说: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他的巨著《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生活
判断题 结合实例论述逆光拍摄中的注意事项?一、防止杂乱光线的进入二、防止光晕的产生三、防止嗤光的出现四、测光时要注意曝光量五、主体要进行适当补光
判断题 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信息的真实性是写作的生命,同时,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继续和延伸,写作就是做事实的搬运工,将现场展现给受众。它主要是指采访中采集的素材,加工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学好新闻写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采访决定写作。这一点是新闻写作与其他文字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新闻与文学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梁衡指出:“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2)新闻写作在进入写作之前必须完成采访;而文学虽然也需要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吸取素材,但它更重写作,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写作,准确地表述应该是“文学创作”。因此一旦拿起笔来进入写作过程,文学与新闻也就分道扬镳。(3)文学创作要求调动起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将一切艺术化,如果素材不足,完全可以靠合理的想象与虚构来补充。而新闻写作则要求针对社会现的大量素材中筛选、对比、提炼,用事实说话,作者进入的是冷静理智的选择状态。(4)文学的创作状态是无限度、无边界的,而新闻的选择状态是有限度、有边界的。如果文学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它是对生活和理想进行形象的艺术的“再现”,那么新闻求的是客观的真实,它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具体的可感的“再现”。因此,一个记者不论他的文字能力有多强,如果没有接触到事实,如果不拥有足够的事实,即没有进行成功的采访,他就不能进行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