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表现事件还是人物,通讯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是以下三种:
(1)骨干事例一篇通讯必须有能够支撑主题的骨干性材料,又称骨干事例。即突出的、较有分量的典型事例,否则,通讯的主题根本就不能成立。在这里,“典型”与“骨干”有相通之处。
骨干材料是通讯“说服力”的基础,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也是通讯内在逻辑的基本要求。骨干事例是通讯中的“干货”,它必须真实,必须带有权威性。在采写通讯的过程中,寻找骨干事例是中心的一环。如果找不到有说服力的骨干事例,或者骨干事例不多,则要考虑改变通讯的主题。
(2)细节材料
几乎在任何新闻写作教材上,细节材料都被列为通讯写作最具特色的要素。细节材料是再现型的材料,是指骨干(或典型)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化的对话。它们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富有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
细节材料不是“告诉”你这一件事,而是将这件事“再现”给你看,他触动你的感官,使你“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读者从文章中切实“感受”到活生生的事实。感受到的经验容易让人相信,且难以忘怀。而新闻中的细节感染力最强的材料,往往成为通讯的生动性、可读性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好的通讯读起来格外优美动人、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文字报道中的细节材料虽然比不上新闻图片直观和电子媒体声画一体的原生态效果,但通过白描手法“再现”事实,也可使这种再现的材料通过读者阅读中的想象力触动读者的感官,使人仿佛听到、仿佛看到了新闻事实,从而产生一种心灵的体验。
(3)一般叙述性材料
除了骨干事例、细节材料外,通讯写作中也不可缺少一般性叙述材料。这种材料一般不是事例,也不细致生动,但它可以对人物、事件、风貌的背景和现在状态作概括性介绍和解释,使人了解一个大致的事实框架,“织”出通讯的一个基本背景和舞台,让骨干事例和细节材料有赖以展现的场所。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容器人”对认识网络危害的启示。(1)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2)“容器人”的存在说明网络可能会使网民沉溺于互联网而不能自拔,产生媒介依存症,现代社会诸多宅男、宅女的存在就是当代容器人现象的衍生体。这就要求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培养网民正确上网;另一方面,注意净化网络信息。
判断题 阐述李普曼与拟态环境理论,并结合当前信息社会的特点,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理解。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李普曼认为,人们再也不是主要凭借直接经验去认识客观环境,而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去把握它。“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下、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在这整个的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大众媒介以其所理解的方式精心编织与描绘了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图景,而广大公众却在不曾意识到这个过程的情况下,欣然接受和认可这幅图景以及附着于其背后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意义与想象。由此可见,在李普曼眼中,公众是事实的“局外人”,他们接受信息的自由仅限于被媒体操纵的结构化的“拟态环境”中。(1)“拟态环境”由被媒介精英操纵走向公众参与构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包含两个预设:①在现代社会,公众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认识广阔的客观世界;②传播者与受众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基于以上两个预设可以看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实质是指在公众无知、缺乏理性和行动力的情况下,理性的媒介精英所操纵而构建的信息环境。但这个理论的成立是在李普曼取消了公众的理性主体和传播主体之后才成了顺其自然的逻辑现实。但“拟态环境”的理论缺陷首先在于把人类社会盲目简单化,其次还夸大了公众理性和行动力的缺失。人类社会是多样的、复杂的。李普曼简单地把一部分人想象为理性的人或另一部分人为非理性的人有失偏颇。人是社会和历史的行动者。无论是由理性控制的人,还是由欲望、情感所导引的人,都是片面的人。真正构成社会动力的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是同世界建立起来各种各样关系、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有生命的个体,不是接受少数“社会贤能”理性导引的“局外人”,而是自然潜能充分发展、社会关系高度丰富的交往主体。因此,人在传播领域也不能被简单的分为二元对立的传者与受者。在当代语境下,传者与受者还存在着信息互动、角色互换的关系。李普曼对公众理性认知能力消极否定,并持有“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成见,从而就消解了公众与少数“社会贤能”作为理性主体与传播主体的平等权力。历史地看,李普曼所指的媒介精英会极具理性、着眼全局利益的观点值得商榷。实质上,李普曼把“社会贤能”、“局内人”在某种意义上想象成了集中人类品德、理性与良知的代表。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自由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甚至变成制度设置,公众的信息渠道和交往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随之而提升的是他们运用理性关注世事的能力。李普曼“拟态环境”中处于20世纪初的可以被社会精英随意操纵的公众已为历史陈迹,代之而起的是有着交往需求和行动能力的公众。这些公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参与现代社会中“拟态环境”的构建。(2)“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趋向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理论的20世纪初是传统媒体独大的时代。那个时代,经媒体操作进行选择、加工的“信息环境”是具有内部统一性的即结构化的特征。在当代,公众参与构建冲击了“拟态环境”的结构化特征,从而出现了“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趋向。“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是指“拟态环境”内部呈现原生态、多样性、无序化的特征。在当今时代,公众接收信息的渠道里增加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地位的提升给信息环境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二是信息把关的弱化。网络是崛起中的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它是促使“拟态环境”出现非结构化趋向的主要动力。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信息平台,甚至是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模拟。相对于传统媒体,公众可以在网络上更自由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他们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会对当前的信息做出判断而有选择的接收,甚至会否定已有信息的真实性,动用网络的力量扩展交往范围或亲自行动起来去挖掘信息。如近年来“人肉搜索”的兴起及“躲猫猫”事件中网友们的亲自调查就是例证。另外,网络还是一个发布平台。公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布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这些行为既扩大了信息环境中的信息量,又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海量在事实上弱化了信息的把关功能。把关功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信息内容的泥沙俱下,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过滤和加工,也使得信息的内容更加原生态。在信息渠道多元化和信息把关弱化的环境下,公众发布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其信息形式和内容也相对自由。他们不同于传统媒体受相对统一的新闻价值观和发布信息所固有的逻辑模式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的影响。因此,公众的信息呈现多元化、原生态的特征;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却显得这些信息不成一个逻辑整体。(3)“拟态环境”理论的重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是基于个人经历及所处的特定时代赋予他的某些理论前见而提出的,但这些理论前见正是其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在那个时代,公众处在对媒介的未启蒙状态,当他们相信了媒介提供的那看似符合理性与逻辑的一切事实,会渐渐地形成媒介依赖,不由自主地越来越少思考,甚至不思考。这样就出现了一位美国作家所观察到的电视转播月食的可悲景象:人们本来把头伸到窗外就可以看到真实的东西,却宁愿在荧光屏上凝视它的“映像”。于是,人越来越异化,成了没有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公众被媒介精英操作也就成了必然。历史地分析,李普曼只是从媒介的视角出发,塑造了一个“拟态环境”的媒介神话。在这个神话中,李普曼把社会精英塑造得能力非凡,而只把受众当作击而必中的靶子。现实中,受众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和行动力。他们不会对“拟态环境”不加判断就全盘接受,更不会根据自己所不相信的媒介真实去做出下一步行动。在现代,李普曼所谓的被社会精英操纵的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已转变为公众积极参与构建的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这种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内部呈现原生态、多样性、无序化的特征。
判断题 新华社于2006年9月10日颁布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此,美国之音于2007年5月1日发表文章称,该办法“限制外国媒体发展”,“肥水流进新华社”等。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1)新华社颁布《管理办法》的目的是要规范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和中国国内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为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提供服务和保障,同时也为他们在中国的用户提供服务,以此来促进新闻信息健康、有序传播,并确保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发展新闻信息用户的合法性。(2)没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因为新华社的管理导致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在中国境内受到阻碍,也没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因为新华社的管理,外国通讯社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恰恰相反,大量的事实证明,《管理办法》实施后,新华社提供了各方面的服务,包括路透和彭博在内的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的业务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3)《管理办法》的管理对象是境外通讯社。《管理办法》管理的内容包括;①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的外国通讯社和具有通讯社性质的外国新闻信息发布机构;②接受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的文字、图片、图表等新闻信息的媒体和非媒体用户;③指定代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的机构。同时,《管理办法》还规定,管理部门要接受包括外国通讯社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监督。要以开放的态度,依法办事,搞好服务。新华社不从中谋取任何经济利益。《管理办法》不涉及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的新闻采访活动。(4)任何国家对国外媒体在本国的新闻活动都要进行规范管理,只是管理的方式和管理的制度等有所不同,这也是对外国新闻机构负责任的表现。这个管理办法是对1996年颁布的《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发布经济信息的管理办法》的重申,是完全必要的。(5)不同国家在对新闻信息的发布管理上,对于本地和境外媒体都有不同的方式,这在各国很普遍。新华社多年来承担着国家通讯社的职能,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政府把相关职能授权新华社,这种做法是历史上形成的,也是对境外通讯社管理政策的合理延续。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政府发布这样一个办法,明确授权新华社相关职能是很正常的。(6)《管理办法》的发布,使得中国媒体通过合法渠道就可以采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管理办法》不会使新华社成为垄断者,相反,这会促使新华社自己的报道信息量要更大,新闻性和时效性要更强,报道领域要更广阔,报道要更有深度。(7)对于外国通讯社在华开展业务进行管理是必要的。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授权新华社管理不仅合理合法,而且可能更有成效,因为新华社是一个通讯社,它的业务特点使它在这方面更具权威性和发言权。综上所述,国务院授权新华社颁布《管理办法》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一举措对中外媒体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判断题 新闻活动的渠道有那些?各自采用方式、特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第一、亲身传播:1)采用的方法:语言传播(直接交谈、电话会谈)文字传播(信件、电报、传真、邮件)体态语言传播(手势、眼神、表情)信号传播(暗记、旗号等)、2)特点: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3)优点: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性大,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4)缺点: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第二、大众传播:1)方式: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中国只包括前三种)2)特点: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属无定向传播。3)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4)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第三、群体传播:1)方式:集会、发布会、讲座、报告会、讨论会2)特点:既属于无定向传播又属定向,长处和不足介于二者之间。
判断题 报纸版面的编排是编辑把信息传递给读者的最终手段,请谈谈版面编辑的作用。版面编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表态功能版面空间由于受人们注意的先后和强弱的不同,形成了重要与次要的区别。位置居前或刺激力度强的,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因而显得重要;位置居后或刺激力度弱的,不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因而显得次要。这样,稿件安排在不同的区间或时段,运用不同的编排手段,就在无形中显示了新闻媒体对稿件内容的评价。同时,编排手段,诸如文字、线条、色彩、声音、音乐等等,不是卑纯的物质符号,随着人民生活感受的发化,它们还或多或少地被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因此,版面编辑可以告诉受众什么是必须引起重视的,什么是不必大惊小怪的;什么是应当赞成的、提倡的,什么是应当反对的、抵制的。换言之,受众从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中,可以了解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的立场和态度,了解这些媒体的倾向性。(2)启示功能版面作为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癿整体,通常由若干篇稿件组合而成。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多于各组成部分之和。各篇稿件组合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稿件所没有的信息,即会给受众带来某些启示。启示功能具有两重性,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启示性怅信息不仅可能在组合编排中产生,也可能产生于连续编排之中。(3)吸引功能版面能否吸引受众,报道的内容自然是主要的,但首先起作用的往往是版面和节目的编排设计。这是由于打开报纸时,受众最先感知的是版面的编排形式。版面如果遵循视觉、听觉的心理和生理规律,突出最重要、最精彩的报道,表现新颖夺人,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疏密相宜,张弛有度,转换巧妙,衔接自然,就不仅可以一下子吸引受众,而且能使受众更便捷、轻松地接受信息,延续注意力,不因编排设计凌乱、粗放和平庸而缺乏持续阅读的兴趣。总之,版面编排不是无足轻重的。如果说文字等传递的信息是显性信息,那么通过版面编排传递的信息就是隐性信息。编辑工作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版面编排是综合性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性信息传递给受众的。隐性信息是新闻媒体对客观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一种反映,尽管形成隐性信息的版面编排手段是中性的,不同的新闻媒体都可以采用,但隐性信息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是影响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外,隐性信息又具有不可更正性,是事后无法修改的。因此,编辑人员对于版面编排不仅要高度重规,而且要十分慎重,力求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的完美统一。
判断题 简述新闻标题的类型一、新闻标题的类型1.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按标题的构成来分)2.实题和虚题(按表现方法和表现重点来分)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眼于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虚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二、新闻标题的种类三、新闻标题的结构·单一型结构·复合型结构·所谓标题结构是指一条新闻标题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1.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部分。主题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2.引题引出主题:引题是在复合型标题中导引主题的辅题。它位于主题之前,字号小于主题。引题又称为眉题或肩题引题引出主题的方式:(1)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2)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3.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引题)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的方式:1.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1)补充同一事实的不同画面(2)补充同一事实发展的结果及产生的影响(3)对同一事实的某些方面加以限定(4)与主题事实相关的另类事实2.印证主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3.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4.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5.分题(又称“小标题”、“插题):穿插在新闻稿件中,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概括的辅题,一般用于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既是对新闻主题的补充,又打破视觉上冗长沉闷,美化了报纸版面注意主题与辅题之间的关系主题与辅题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
判断题 专访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文体特征:(1)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到现场去的。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而且一般来说,在正式的访问开始之前,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也就是说,他很明确要写出一篇专访。而记者在进行其他采访的时候,多数情况下,行动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即我要写一篇消息还是通讯。只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才面临“量体裁衣”的问题。但“专访”是个例外。(2)专访强调的是“专”。即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①“专”在采访对象上。它是专门对“人”进行采访的,而且是事先经过选择的“特定的被访问者”、“专门的采访对象”。即便有的专访是“记事”夕、“记言”,也是通过对访问与此有关的“特定的人”来完成的。②“专”在内容上,即突出专题性,回答“特定的问题”:突出专一性,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记言,都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些侧面,这些侧面是记者根据报道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专门选择的。③“专”在独家的角度上。专访所选择的被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有做专题的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当然,最好是独家新闻价值。(3)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访者的原谈话为主,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一般来说,专访有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专访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读者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以尽量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近距离交流”。(4)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记者“赤膊上阵”夕,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读者带入现场。当然,有时候也会隐去自己,但即便如此,文中也有记者的影子。无论直接出场,还是间接出场,记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他在代表读者向被访者提问。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主角的地位,起着引领和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的作用。(5)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因为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
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