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色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判断题 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判断题 网络营销简化了购物环境,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效率。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题 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判断题 通讯的结构(一)通讯结构的含义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通讯作品的构成,包括标题、开篇、正文、结尾;二是指通讯作品的建构,即采用一定的形式去组织材料,去谋篇布局。与消息不同,通讯结构相对不较灵活,没有特别统一的稳定的要求。通讯结构主要指通讯的谋篇布局,讲通讯的组合形式,即记者根据自身掌握的材料,围绕选择提炼的通讯主题,采用灵活多样的支撑形式,把大大小小的材料、细节等有机协调地构筑于作品之中,以鲜明、形象地展现人物,生动、具体地讲述故事,深入、有效地表达认识。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是通讯的血肉,结构是通讯的骨骼。三者有机融合,才能组成声情并茂,饱满丰富,形神兼备的各类形式有题材的通讯。(二)通讯结构的原则1.正确把握两种不同的规律一是事物自身发展客观规律,如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过程是顺向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涉及到事件的一切必须真实。第二是作者认识传播新闻事实的规律,事件发生后,可以不按它的顺向过程写,而是遵从于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顺乎自然逻辑的组织,或结果在先,或设置悬念,写作可能是顺向的,也可能是逆向的,还可能是往返来回。不管是事件新闻,还是非事件新闻,认识、传播新闻事实的规律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相吻合,是通讯结构的根本的原则。2.通讯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在结构的设定、安排上,无论是时间性的纵向,还是地点性的横向,无论是层次的确定,还是段落实的划分,都要服从主题的需要。比如《黑龙江日报》1994年7月14日刊载的通讯《马永顺:无愧于大森林》,写的老劳模马永顺植树造林的事迹。他曾经是伐木劳模,今天又成为育林英雄。结构上采取前后呼应与对比的手法,“砍伐了3万多棵树……又栽上3万多棵树”,主人公的形象就在两个3万多棵树中间定了位,突出显现了通讯的主题。3.通讯结构需要不断创新如今,通讯的结构令人眼花缭乱,从传统的小说式、戏剧式,变化一定的散文式、说理式,进而演变出蒙太奇式、扫描式、对话式等等。时代在变化,结构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三)通讯结构的形式1.纵式结构又称顺式结构,一般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安排材料,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出现,在事件性通讯中较为常用。这种结构情节自然,主体集中,真实感强,所报道的题材、事件需要相应的矛盾冲突,如果选材不当,会显出平铺直叙的不足,如选材得当,能够收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如1997年7月1日《解放军报》的通讯《神圣的时刻——中英防务事务交接仪式写真》。整篇通讯都在读时,以分以秒地顺时描述,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纵式结构切忌写成流水账,要有起伏。2.横式结构是展现多方事实,以不同空间的变换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报道的结构,又被称为并列式结构。这类结构适于涉及事实较多的通讯,非事件性通讯尤其多用。采用这种结构要注意,选择的点要有典型性,每一个点的事实在主题的统率下既要有个性,又要相互联系,有内在质的一致性。有时,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要选取事物的几个侧面来描述。如党和国家一个重要会议的召开,要报道各行各业的反响。香港回归,圣火传递。3.纵横式结构又称剥笋式结构。它体现的是事物上下左右的整体关系,以时间为中心轴,在从上向下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要围绕这个轴对事物的方方面面进行描述。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王石、房树民采写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这篇通讯按照时间顺序,纵向叙述了对抢救六十一个食物中毒民工的全过程。同时,又对这一过程不同空间、地点中不同行业的抢救工作进行了交代,使新闻事实得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4.对比式结构在一篇通讯中两条或数条不同性质的叙事(写人)线索或明或暗,在对比、穿插中烘托出一条思想主线,统率全篇而完成通讯的写作。这种对比写作,能够收到更加鲜明的效果。这种结构选取的对比双方的事实性质相差越大效果越好,观点越对立效果越好。5.辐射式结构表现为通讯立足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基点上,向四周的空间和前后时间辐射。新华社记者何平、刘思扬采写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就是采用这种结构,通讯的立足点是:时间:1997年3月2日上午地点:大海上,银色专机上第一条辐射线:飞机盘旋。卓琳含泪将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向大海,通讯开始记述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小平第一次见到海,还是一个16岁少年,大海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第二条辐射线:飞机盘旋,骨灰撒向大海。讲述小平同志一生迷恋大海,1978年12月复出后掀起中国大地的改革大潮。1992年又一次来到海边,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大潮。第三条辐射线:飞机盘旋,骨灰撒向大海。讲述小平同志1979年大年初一,最后一次越洋过海访问美国,之后打开封闭国门,提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大胆设想,鼓励创业者“杀出一条血路来”,古老的中国终于向全世界敞开了博大胸怀。第四条辐射线:飞机盘旋,骨灰撒向大海。记者由此想象,浪花将骨灰送向祖国万里海疆,送到香港、澳门,送向台湾,送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第五条辐射线:飞机盘旋,告别大海。大海中回响着一个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大海奔腾不息,他在大海中永生。通讯将海作为撒放小平骨灰与他的革命生涯紧紧联系的契合点。由点辐射,作一次又一次的回述,巧妙地展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这种结构艺术性很强,在结构上一起一伏,一伸一缩,极富节奏感。运用得当,有助于主题的表达,又可以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6.蒙太奇式结构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R的译音,为电影术语,指把若干镜头剪辑组合起来组织成一部表现一定主题的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故事片。荣获1996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工人日报》1996年10月4日刊载的通讯《北京有个李素丽——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跟车记》全文4800字,分作17节,每节都是由纯粹的若干镜头剪辑组合而成,几乎可以视为一部电影剧本。7.悬念式结构就是在通讯开头设置疑团、布下悬念,然后根据客观事物的实际发展,释消疑团与悬念。运用这种结构形式,要注意悬念的布下与释消两部分不能形成两张皮,而应当在布局谋篇时瞻前顾后,呼应相照,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悬念结构的完整与统一。侦探小说。悬念式结构的通讯,往往高潮在后。如陈维伟、郑庆东采写的《十亿元大骗局的破产》(新华社北京1993年6月23日电)也是一开头就引起受众的悬念。
判断题 采写一篇问答整理式“记言”专访。示例如下:关于中国电影产业“这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时代"当独立电影人发觉自己寄身于体制之内已经无法进行个人表述,由着真实被蒙蔽的时候,独立电影,便成了唯一的选择。然而当曲高和寡,票房惨淡的时候,商业片便成了救世稻草。所谓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为了这两块肉搞得自己不伦不类的角色比比皆是。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的想法,固然是不明智的,但是像王晶那样一点都不嫌弃铜臭味儿,为了商业而商业的做法,也并不是智者所为。所以多年过去,张艺谋聪明地坚持追求着他的“两天腿走路”的理想,甚至大声疾呼在今天这个“两条腿走路的时代’,艺术片、商业片两手都抓,两手都要硬。从影片质量来评判,就张艺谋而言,从艺术到商业,即使被称为堕落,也并不可耻。诚如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所说:中国电影不能再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了。时代缔造英雄,而英雄需要的是知己。记者:您希望票房在贺岁片里拿第一吗?张艺谋:不知道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实最早触及票房的是《英雄》,那时对票房还很淡漠,大量集中在过去的观念中,从《英雄》开始,我们突然触及到了一个所谓的商品经济的时代,那个数字给了好多人一个刺激。从那时谈这个事件可以从这个方向去进军,都有这个可能性了。电影票房我很希望十年之内中国电影单产达到2亿美元,15亿人民币,真到这一步,我们就是全世界第三大市场了,那时候全世界都得为我们倾斜,包括文化。如果用电影讲文化,一定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定依附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中,到那时我们成为三大电影市场,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全世界做电影的人都得照顾我们,都要想着你的口味,那时你就有你的空间了,包括输出你的文化。记者:感觉您现在很乐意拍商业大片,会不会回不去再去拍文艺小片了?张艺谋:谁说的?我接下来《山磕树》就是文艺小片。那个剧本投资也不会太大。那个剧本写得很好,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缩影,我很喜欢,特殊时代对纯真爱情的描写的细腻与感人。还有一个它突然在2007年很火,说明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大家对真情这个东西都还是很感动。真正的感情故事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我觉得那个故事的魅力就在这里。虽说我是个过来人,但是拍好也很难,要狠下功夫。这就是个小文艺片吧,而且是正儿八经的文艺片。记者:还是打算两条腿走路?张艺谋:对,我很愿意,但也不能刻意安排。还得看,碰到什么拍什么。从中国电影事业的大局看就是,中国一定要有一批好的商业电影年轻导演,要有一个团队,这个市场就会兴盛下去,好的商业片是有人文寄托的,不是垃圾,大家现在学习阶段,从我个人来说两条腿走路也挺好。此前没想过,“第五代”刚出山时完全没有商业意识,没有面对好莱坞意识,这就是时代。可能今天每个导演都得锻炼两条腿走,单一发展也许可以,做得更好就得两种都拍。现在是一个时代,两条腿走路的时代。记者:中国电影未来应是大片的天下吗?张艺谋:不拿大小作概念,笼统地说应是百花齐放。但未来十年,在我们飞速发展的阶段,还是要先培养商业电影的优秀创作团队。(文章来源:南都娱乐周刊)
判断题 申报: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办于上海,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初为两日刊,出至第5期起改为日刊星期日休刊。自1879年4月27日起,取消每周休刊一天的办法,星期日照常出报。